抗战中的中流砥柱,是指在抗战进程中消灭日敌的决定性力量。
诚然,纵观整个抗战时期,国民党还是扎扎实实打了几场大型战役的。如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
在这些大型战役中,国民党军人面对数倍于己的日军,依然死战不退,用血肉之躯捍卫国土,值得崇敬!这点不容置疑。
但就客观事实而言,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军队在抗战中的表现实在乏善可陈,更别说成为中流砥柱。
国军在抗战中都做了些什么呢?
一:抗战的决心
日军侵华时,日本已完成工业化,抗战既是中日经济,军事实力的对决,更是国家意志的对决。
成事者离不开决心,更何况此战关乎中华民族的生死存亡。
战争胜负未定,气势和决心就先软下去一半,未战先怯说的就是蒋介石。
纵观整个抗战时期,蒋介石的表现可以一言以蔽之,那就是对自家人拳头硬,对侵略者骨头软。
1928年5月,日军血洗济南,屠杀一万七千余名中国百姓。
时任北伐总司令的蒋介石竟和日方达成和解,以北伐为幌子声称忙于公事,实则是不敢和日方算账,把色厉内荏的本质暴露无遗。
济南惨案是为九一八事变之前章。九一八事变当夜,张学良坐拥20万国民党东北军,张多次急电蒋介石,蒋均回复不准抵抗。
事变发生后,蒋介石竟要求全国上下逆来顺受,还发表了著名的“亡国论”。
简单来说,就是蒋介石认为中国国防能力弱,日军在24小时之内就可侵占吉,辽;如果这个时候再跟日方宣战,那么沿海各地及长江流域必在三日内就会被日军攻破。
直到七七事变爆发,蒋介石在庐山谈话上仍在为自己洗白,他的逻辑是,并非国民政府不抵抗,而是国民政府的外交政策向来主张对内求自存,对外求共存。
此时,东北已沦陷6年,华北岌岌可危,日军都打到家门口了,蒋介石还在和敌人讲究共存?
还是随着七七事变的爆发,蒋介石不得不统一战线,国共双方共退日敌。
但是,了解历史的朋友大都听过一句话,叫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这正是蒋介石在抗战期间的态度,仅举例其二。
一是国民党在抗战期间突然调转枪口围剿新四军,制造了震惊全国的皖南事变;二是在全国各地如蝗虫般涌现而出的伪军数量,甚至远超入侵的日军。
而这些数量庞大的伪军则来自国民党阵营。
伪军的任务就是协助日军消灭共产党的抗日武装,等于说蒋介石把“剿共”当成向日军示好的筹码,换取日军的高抬贵手,倘若相逢,随便打打,意思意思就行。
这也是国民党政府向日寇的伪军源源不断发送军饷的原因,属于心照不宣的秘密。
蒋介石的“老朋友”冈村宁次回忆说,国民党的投降将领亲口承认,他们一直在接受重庆的军饷,命令这些国军帮助日军消灭共党。
降日伪军的军令只有一条:只打共产党,不打日本人,不打国民党。
何为抗战中的中流砥柱?是指在抗战进程中消灭日敌的决定性力量。
试问不抵抗如何成为中流砥柱?欺内媚外如何成为中流砥柱?国民党政权没有抗战的决心,没有决心就没有力量,更别说拥有决定性力量。
当国民政权这股消极抗日的颓唐之风吹到了战场之上,结局可想而知。
二:战场见真章
国民党军队的抗日战场主要从三大阶段来试析。
第一阶段为1937年7月至1938年10月。
时值全面抗战初期,是国军斗志最高昂的巅峰时刻。先后进行了淞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忻口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等。
这里并不否认国军战士为国家做出的贡献,就拿淞沪会战来说,此战堪比“大型绞肉机”,多少国民党军人为国捐躯,英雄永垂不巧!
但由于蒋介石在战略指导上的欠考虑,以上这些会战均以失败告终,只能眼睁睁看着国土被日寇所践踏。
第二阶段为1938年11月至1943年12月。在这五年间,国民党当局不忙抗日忙剿共。皖南事变就发生于这一时期。
期间,美国正式对日宣战。蒋介石噤声多年,终于在这一刻也发表对日宣战宣言。
宣战的理由也很简单,是因为日军公然向“美英诸友邦”开枪,破坏全人类和平,而并非出于维护中华同胞的立场。
虽说是宣战,但国民党战场几乎没有发生什么严重的战争,日军的火力主要集中于共产党管理下的各大抗日根据地。
第三阶段为1944年1月至1945年8月。
此时,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各自取得胜利,日寇已是强弩之末,而装备精良的国民党军队却在豫湘桂战役中上演了一场大溃逃,把日军都看傻眼了,这哪里是敌人,分明是“友军”。
战场拼的是真刀真枪,战绩不会撒谎,有就是有,没有就是没有。
那么,到了抗战中后期,国民政府不忙抗日,都在干什么呢?真相非常荒谬——忙敛财,忙内斗。
当共产党军队在前线豁出性命浴血奋战,国民党从上至下在大后方过着纸醉金迷,声色犬马的日子,无论官职高低,每个人都想着伺机发国难财。
日本特务机关曾调查过国民政府官员在海外银行的存款,其中,蒋介石拥有资产809万美元,宋美龄拥有资产377万美元,宋子文拥有资产637万美元,孔祥熙拥有资产635万美元......
前方战事吃紧,军民们过的都是什么苦日子,而国民党高层却选择视而不见,紧紧捂好钱袋子,不愿将私产资助于抗日大业。
正所谓上行下效,层层剥削,无论大兵小将都试图分一杯羹,捞一捞油水,这样的军队谈何中流砥柱?
至于内斗,那更是国民党的老传统了。老蒋是出了名的偏心,他的军队嫡庶有别。虽然大敌当前,但中央军和杂牌军的内斗从未停止。
蒋介石打着抗日的幌子发起作战,实则是想借刀杀人,在混战中消灭杂牌军,铲除异己。杂牌军也不傻,于是想方设法在作战中自保。
明明是抗日作战,到头来国民党内部的军队各怀鬼胎,斗得不可开交,这仗还怎么打!谈何中流砥柱?
既然全面抗战是共产党与国民党共同联手抗日,谁是中流砥柱,谁是决定性的力量,被打得嗷嗷叫的日军最有发言权。
三:敌之心腹大患
在抗战中,对于是否摧毁国民党当局,日本参谋部一度争吵激烈,最后敌人一致决定:留着不除,有用。
在日军眼中,国民党的作用竟然是留着牵制共产党。
一边是消极应战,试图求和的国民党政权,一边是积极应战,誓要把日寇逐出中华的中共政权。
日本人也不是傻子,如果摧毁了国民党政权,那么接下来日方要面对的敌人,则会是与日帝国主义水火不容的中共政权,这可是一个强大的劲敌。
中国共产党的军队,才是抗战中的中流砥柱!
在抗战岁月中,共产党率领抗日武装在全国各地建立大大小小的敌后根据地,这些生生不息的抗日力量,成为了日军的心腹大患。
国民党弃逃后被日军占领的土地,又不断被共产党军队发展成解放区,这使日军明明已经侵占了相关领土,却无法控制这些土地和人口,无法支配掠夺的资源,更别提转化为战斗力,以战养战的阴谋彻底被共产党军队击碎。
1938年底,侵华日军共有24个师团,除了4个师负责守备,其中用于对付八路军和新四军的兵力是13个师团,剩下7个师团用来震慑国民党军队。
从1938年至1943年,日军对国民党只发动了一些“假动作”战役,属于小打小闹,但却对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根据地进行了五次大规模扫荡。
且这五次扫荡,日军兵力均在30万至60万之间。
自1940年起,华北日军迅速调整战略,指出日军讨伐的重点,必须全面指向共军。如不及早采取对策,华北将成为中共的天下。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谁是中流砥柱,日军才会把珍惜又庞大的兵力投向谁,打仗又不是过家家,每一颗子弹都是财力的透支。
至于为何不针对国民党,因为国民党成为不了中流砥柱。
国民党为何不是中流砥柱?一没有抗战的决心,二没有作战的态度和实力,三没有清正廉洁的军纪,最重要的——没有胸怀天下的慈悲心!
日寇在民间的暴行令人发指,任何一个有良心的中国人都恨不得杀尽来犯日敌,为亲人同胞报仇雪恨。
在全体中国百姓惨遭屠戮之际,在整个中华民族国难当头之时,如果一个政党还想着趋炎附势,升官发财,贪图享乐这档子事,败走是必然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