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腊月二十三,俗称“小年”,这天是民间祭灶的日子。据说,每年腊月二十三,灶王爷都要上天向玉皇大帝禀报这家人的善恶,让玉皇大帝赏罚。因此送灶时,人们在灶王像前的桌案上供放糖果、清水、料豆、秣草;其中,后三样是为灶王升天的坐骑备料。祭灶时,还要把关东糖用火融化,涂在在灶王爷的嘴上。这样,他就不能在玉帝那里讲坏话了。民间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习俗,因此祭灶王爷,只限于男子。
糖瓜、麻糖等吃食本以甜为特征,人们买回家后,一般要放在孩童和家畜都轻易够不到的地方,有的还要用黄纸盖住,这是因为腊月二十三后就是春节,家中有老人认为,涂在灶王爷嘴上的糖如果被孩童吃掉的话,就会把灶王爷的牙齿粘住,这样灶王爷就无法说坏话了;而用黄纸盖住糖果,则是为了避免家畜多吃的现象。祭完灶,等灶王爷返回天上之后,人们还要在除夕时把关东糖和秣草一起送到门外,这叫“送神”。
“小年”是民间扫尘、祭灶的日子。民间传说这一天,诸神都要回天庭向玉皇大帝报告,总结一年来人间的是非善恶,玉帝会根据神仙的总结和汇报,再将人间的祥瑞灾祸上报天宫,于是人们以酒肉、糖瓜等物品清扫房屋、祭送灶神,连日上天述职,久而久之形成节日。由于通常在农历十二月廿三或廿四举行祭祀活动,故称为“小年”。
在民间传统中,“小年”和过大年同样重要,“小年”的准备工作和节日当天的一些禁忌也颇为讲究:
“小年”可追溯到先秦时期,当时叫“小岁”,但并没有固定在腊月廿三这一天。如《诗经·唐风·蟋蟀》中说:“七月在野,八月在宇,九月在户,十月蟋蟀入我床下。”这是写蟋蟀由野外迁到农家屋户的过程。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古人将九月九日当做人节。而《帝京景物略》记载则更具体:“燕京民俗于是日扫尘于庭,曰‘扫尘日’。”这其实就是对小年的记载。据记载清乾隆年间《长沙县志》说:“十二月二十四日,叫过小年,祀灶。”晚清《仁怀县志》说:“十二月二日曰小年。”过小年的主要活动是祭灶神和扫尘。祭灶用冬糖、年糕、甘蔗和炒米等五种供品。扫尘则将屋内打扫得一尘不染。扫尘完毕后要用朱砂“写”吉利的红字来装饰门户。
小年的饮食也很有讲究:
腊月二十三是祭灶的日子,老北京人称之为“过小年”。虽然从严格意义上讲是进入“过年”的开始标志之一,但过小年的热闹程度和过年相比之下简直是小巫见大巫了。过小年并不一定只限于当日,像顺义等地区的人在腊月二十三过小年的同时也会在腊月二十五这天再过一次小年。老北京人一般把鸡鸭鱼肉等食品称作“供尖儿”,平时不舍得吃要在这一天吃出来。所谓“供尖儿”,是指过去穷人过年时节的无奈之举——用平日舍不得吃的好一点儿的东西祭供神灵享用之后自己再吃剩下的东西。由于北京人一般不住在平房里的人家很少有老鼠偷吃供品,所以腊月二十三日过小年时往往先请出家神来也就是各家的老祖宗来过年剩下的东西再分给穷鬼吃——您瞧这穷富理论还颇有点儿辩证法的味道呢!
过去北京人过小年要送神:送神要写“辞岁之书”。儿时经常见到大人用红纸折叠而成一本书的模样大小摆在供桌上焚烧。上面内容为一些吉祥的词句如“保佑全家平安”之类。送神书之外还要贴上一副红纸书写的对联如“上天言好事 下界保平安”之类以配合送神书的内容。送完神之后才能开始做年夜饭。
送完神之后要把贴在墙上的“神马”揭下来烧掉;把供桌上的供品取下来一些,放入锅中炒熟,这个过程叫“打锅”。在炒熟的供品上放上白糖,这叫“上糖供”。
在送完神的当天晚上,还要在家中放置一个“守岁烛台”。台中间放上一个灯油,灯芯用浸过油的草纸捻成。草纸中心还要放一个棉芯,用来点燃蜡烛。这个灯在除夕夜夜夜不灭,名为“守岁灯”。
小年期间还有一些禁忌,如:
1. 小年期间不能打碎东西,如果打碎了东西,就意味着新的一年里会有不好的事情发生。
2. 小年期间不能吵架或打架,因为这会带来坏运气。
3. 小年期间不能借钱给别人,因为这会把自己的财运借给别人。
4. 小年期间不能剪头发和指甲,因为这会把自己的好运气剪掉。
5. 小年期间不能洗衣服,因为这会把财运洗没。
这些禁忌在各地可能有所不同,但都是人们为了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而形成的传统。
总的来说,“小年”是一个标志着春节即将到来的日子,人们通过祭灶、扫尘、送神等活动来祈求新的一年平安顺利、五谷丰登、六畜兴旺。虽然现代社会的生活方式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是这些传统的习俗和文化仍然在人们的心中延续和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