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小编也是这样想的,打算在正月初七这天返回城里上班。然而家里的长辈们却说,初七这天不是好日子,在民间流传着这样一句老话:“七不出门,八不归家”。
这句话对于很多人来说,可能只是一句古老的谚语,但在一些地方,它却被深深地烙印在人们的心中,特别是在春节这个特殊的时期。新年第一次出远门,为了图个吉利,还是会选择好日子。
好多人就是受此影响,而避免在初七这天出门。那么,正月初七为何不能出门?“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有道理吗?
一、正月初七是啥日子?“人日”与禁忌
正月初七,被尊称为“人日”,意味着人类的生日。这是因为在古代的传说中,远古时期地球上并没有生物,当盘古开天辟地之后,然后由女娲创世,她在七天内每天造出一种生物,前六天分别创造了鸡、狗、猪、羊、牛和马,直到第七天才出现了人,因此这一天也叫“人日”。
在这一天,人们会举行一些相应的庆祝活动,比如摊煎饼、吃七宝羹、戴人胜、赠花胜等,这些习俗都是希望祈求新年的平安、吉祥和和谐。
然而,与这一天的喜庆氛围形成鲜明对比的是,一些地方却有着“七不出门”的禁忌。认为在正月初七这天是不宜出门的,尤其是忌讳出远门。
因此,在正月初七这一天,人们会选择留在家中,避免外出,以免给自己和家人带来不幸。那这些说法有道理吗?
二、“七不出门,八不归家”的深层含义
关于这句谚语,很多人都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认为就是初七不能出门,初八不能回家,在有些地方还说逢七的日子(初七、十七、二十七)都不能出门,而逢八的日子(初八、十八和二十八)都不能回家。
然而,这里的“七”并不是指正月初七这一天,而是指“柴、米、油、盐、酱、醋、茶”这七样东西。这七样东西在古代被认为是家庭生活的必需品,如果这七样东西没有准备齐全,就意味着家庭生活的基础还没有稳固,因此不宜出门。
这种说法反映了古代人们对家庭生活的重视和对家庭的责任感。因为当时出远门,或者是出门办事的,基本都是家里的男主人,他们明白家庭的重要性,知道家庭生活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持。因此,在出门之前,他们会确保家庭的生活必需品已经准备齐全,以确保家人的生活不会受到影响。
而与“七不出门”相对应的是“八不归家”。这里的“八”也并不是指正月初八,更不是指每个月逢八的日子,而是指“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这八个优良传统。
这八个字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价值观,是人们在生活中应该遵循的准则。
“八不归家”意味着在外拼搏的人,不管做什么工作,不管处理什么事情,也不管富贵与否,都不能违背这八个优良传统。
这是因为这八个字不仅仅是道德规范,更是做人的基本准则。只有坚守这些准则,才能在社会中立足,赢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
由此可见,古人所说的“七不出门,八不归家”,是因为一些人对其不了解,产生了错误的理解,并且认为是“初七不出门,初八不回家”,这显然是没有道理的。
这句老话是老祖宗对后人的忠告,它是在提醒我们,在追求个人发展和事业成功的同时,不能忽视对家庭和亲人的关爱与责任。同时,我们也应该坚守传统美德和价值观,做一个有道德、有责任感的人。
所以如果大家想要在初七出门,初八回家的话,就不要有过多的担忧了。如果家里的长辈很在意这一点,就要告诉他们这句俗语的真实含义,不要在以讹传讹了。
最后也祝福大家,在新的一年出门一路顺风,万事如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