凉风起天末,君子意如何。
鸿雁几时到,江湖秋水多。
《天末怀李白》
这几句诗,是公元759年,杜甫写给李白的,当时李白正在流放夜郎途中,适逢关中大旱天下大赦,杜甫得知此消息后,因稍感安心便写下了这首诗。
实际上,“安史之乱”李白因“附逆”罪名入狱后,杜甫就曾多方打探李白的消息,也曾写过书信,并为李白作了许多诗。
遗憾的是,自14年前东鲁一别后,李白就再未给杜甫写过诗,当时只留下了一首《鲁郡东石门送杜二甫》:飞蓬各自远,且尽手中杯。
同样,那也是一个秋天。
自古逢秋悲寂寥,似乎秋天总是让人很伤感,许多惆怅伴随落叶飘飞,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故乡有一座老宅,承载了我少女时代全部的记忆,红砖青瓦的房子,夕颜绕木的篱笆墙,每每回忆起来,都觉得很温暖、很美好。
白山黑水间,是金灿灿的稻田,玉米黄澄澄地透着粮食独有的香气,让人感觉踏实。
一方水土养育了一方人。
遗憾的是,大学毕业以后,我就很少回去了,去年回家小住,回旧宅看了一眼,院子里已是杂草荒芜,墙角处已微见坍弛。
有些记忆就像秋风一样,凉爽也萧瑟。
那里的许多人在分别后,就不再见了,他们说,女孩子长大是要往外走的,终究无法长居故土。
这真的是一件让人伤感的事,代马依风,落叶尚且归根,又何况是在那里土生土长的呢!
现代人的遗憾往往是,一个注定留不下的城市,一个不知何时能回去的故乡。
今夜月明人尽望,不知秋思落谁家。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这是叶绍翁的诗,他是一位“江湖诗人”,亦属“江湖诗派”,半生羁旅异乡,晚年归隐钱塘,常泛舟于西湖之滨,吟风弄月。
这首《夜书所见》就是叶绍翁晚年归乡途中所作,乡愁是人类共同的愁。父母在,人生尚有来路,父母去,人生只剩归途。
“西风吹老洞庭波,一夜湘君白发多”
这是唐温如的诗,引自神话传说:湘妃闻帝舜死于苍梧之野,追随不及,啼竹成斑,望着一江萧瑟的秋景,一夜之间白了满头青丝,遂殉情于洞庭湖畔。
所以后人管带有红斑的竹子,称为“潇湘竹”或者“湘妃竹”。
唐温如一生未入仕,结庐草野,四海为家,并且仅留存下来8首诗,分别为:兰、猫、禅、画、书,一醉,一梦,一浮生。
此为一醉:醉后不知天在水,满船清梦压星河。
能在秋夜里泛舟湖上,醉月山月秋水之间,人生何尝不逍遥。
孤村落日残霞,轻烟老树寒鸦,一点飞鸿影下。
出自白朴的《天净沙 · 秋》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
出自于马致远的《天净沙 · 秋思》
这些和秋天有关的场景,曾无数次出现在我的梦中,旷野幽远的乡村古道,九曲蜿蜒的溪水潺潺,夕阳西下,炊烟袅袅。
人间烟火,大抵如此。
一房两人,三餐四季,走过春之萌动,夏之绚烂,迎来秋叶静美,瓜果稻谷之香沁人心脾。
人生也如四季,总要经历人海万千后,才知道自己的归宿在哪里。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这是白居易《琵琶行》的第一联诗,无尽的悲凉。彼时他正贬江州,人生四十而不惑,可他却和初恋的邻家女孩湘灵,在赴任江州的路上匆匆邂逅后,彻底失去了联系。
所以白居易又写:
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
座中泣下谁最多?江州司马青衫湿。
有些人能够遇见,就已经是一辈子的荣幸,那些缘分皆是因果,面对现实,我们谁都无法要求更多。
正如唐婉在那个春日,于沈园题词所写:
世情薄,人情恶,雨送黄昏花易落。晓风干,泪痕残。欲笺心事,独语斜阑。难,难,难!
人成各,今非昨,病魂常似秋千索。角声寒,夜阑珊。怕人寻问,咽泪装欢。瞒,瞒,瞒!
写完这首词后的当年秋天,唐婉就因思成疾,香消玉殒了,终年27岁。
40多年以后,陆游复游沈园,挥笔写下了:伤心桥下春波绿,曾是惊鸿照影来。
一春一秋,就是一生的诀别,也许我们都要学会惜缘、惜人、惜福。
少年不识愁滋味,爱上层楼。爱上层楼,为赋新词强说愁。
而今识尽愁滋味,欲说还休。欲说还休,却道天凉好个秋!
辛弃疾笔下的秋天,是对他一生的回顾,少年时,辛弃疾曾登高南望,壮年后南归,又开始登高望北。
他和陆游一样,把一生心血都倾注在了收复中原失地之上,奈何,奈何。南宋朝廷偏安一隅,靖康耻,终未雪。
写下这首诗时,辛弃疾已经隐居带湖,自号稼轩居士,对他而言,这个秋天是惆怅的,无法纾解的,壮志未酬人先老,长使英雄泪满襟。
昨夜风兼雨,帘帏飒飒秋声。烛残漏断频欹枕,起坐不能平。
世事漫随流水,算来一梦浮生。醉乡路稳宜频到,此外不堪行。
李煜笔下的秋,是家国天下之愁,世人对他误解颇多,皆以为南唐后主是一位风流无能的君王。
他只是想活得更轻松一点,不争太子位,奈何命运却把他推成了一国之主。
实际上,李煜在位时,南唐甚至有一个为期近15年的盛世局面,然而“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赵匡胤仅仅因为这个理由,就将南唐灭了。
世间之理,总是在强者手中。
这首词,作于李煜去世那年,他死之后,小周后披麻戴孝,当街送行,并殉情。南唐遗民万人哭巷,这是对他最好的安慰。
世事如流水,一梦浮生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