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大道至简——解析四书之首《大学》

时间:2024-08-14 08:31:18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



《大学》原为《礼记》第四十二篇。提出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的三纲领和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八条目。南宋朱熹撰《四书集注》,将它和《中庸》、《论语》、《孟子》合为“四书”。按照朱熹和二程(程颢、程颐兄弟)的看法,《大学》是孔子及其门徒留下来的遗书,是儒学的入门读物。所以,朱熹把它列为“四书”之首。宋元之后,《大学》成为科举考试必读之书,对中国古代教育产生极为重要的影响。



《大学》作为四书中篇幅最短的一书,仅有两千多字。开篇便直奔主题:“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被后人称为《大学》的三大纲领。

大学之道

这里的“大学”并不是我们现代意义上的大学,古代有小学、大学之分。汉书·艺文志》说:“古者八岁入小学,故《周官》保氏掌养国子,教之六书,谓象形、象事、象意、象声、转注、假借,造字之本也”。古人八岁入小学,学习文化基础知识。“大学”是对“小学”而言,古人十五岁入大学,学习道理、品德、伦理等学问。“道”的本义是道路,后来被人们引申为规律、原则等,这里所说的“大学之道”我们可以认为是对道理、道德的认知提升。


明明德

“明,明之也。明德者,人之所得乎天,而虚灵不昧,以具众理而应万事者也。但为气禀所拘,人欲所蔽,则有时而昏;然其本体之明,则有未尝息者”——朱熹

“明明德”中有两个“明”字,第一个“明”为动词,意为彰明、推广、发扬,第二个“明”可作形容词解,意为光明的、崇高的,第三个字为“德”字,德概念是非常久远的,这个字的结构本身就蕴含着道德意义,“双人”意味着人的行动、行为,“十目一心”则意味着我们应该从多个角度去看待内心,即我们的行为意识。去审视我们的行为是不是有价值、有意义,遵循道德的规范。明明德即是说,我们应该去发扬展现我们的美德。发扬美德是一个比较客观化的表现,这是人人都能够看得到的,是人实际上表现出来的行为。讲好听的话也是很重要的,但是言行合一、知行合一才是最重要的。


亲民

关于亲民,有两种不同的解读。王明阳认为在儒家伦理价值观中,以“仁政”为核心,亲民即为爱民,仁政就是爱民之政。程颐兄弟和朱熹则认为“亲”通为“新”,“亲民”即为“新民”。即使弃旧图新。亲民,使人弃旧图新。联系后面的“在止于至善”我更认同朱熹的解读:使人弃旧图新、去恶从善,从而达到至善的境界。从现代的角度来说就是我们应该不断的提升自身道德修养,不断的追求自我提升,从而达到自我价值的实现。


这段话的译文为: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明完美的德行,在于使人民受到教化,成为新人,在于达到善的最高境界。知道要达到的最高境界“至善”,而后才能有确定的目标;目标确定后,内心就会宁静;内心宁静,遇事就可以坦然自安;遇事安和,就能够思虑周详;思虑周详,然后才能有所收获,达到至善的境界。天下万物都有根本有枝叶,世间万事皆有开始有结束。知道什么该先做,什么该后做,那么,就接近于道了。

《大学》中的开篇就阐述“大学之道”。“大学之道”说的是成人之学,成就自己的美德。在儒家文化中,大学之道其实就是君子之道,贤人之道,儒家文化中圣人始终是最终的目标。这虽然是非常理想的追求,但儒家强调言行合一、知行合一。只要我们有了目标,有了追求,就有了方向。有了方向就要有意志,要将目标变成意志。我们就要有执行意向,要变成行动。就要不断学习,不断地去提升自我。最后,通过这些努力我们就能实现我们的人生价值和自我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