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常识>

轻诺寡信出处(这些成语都出自《道德经》)

时间:2024-07-17 13:01:20


出自老子《道德经》的成语精选:


玄之又玄

原文

《老子》第一章:“玄之又玄,众妙之门.”

功成不居

原文

《老子》第二章:“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居.”

和光同尘

原文

《老子》第四章:“和其光,同其尘.”

天长地久

原文

《老子》第七章:“天长地久,天地所以能长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长生.”

功成身退

原文

《老子》第九章:“功成、名遂、身退、天之道.”

金玉满堂

原文

《老子》第九章:“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目迷五色

原文

《老子》第十二章:“五色令人目盲.”

宠辱若惊

原文

《老子》第十三章:“得之若惊,失之若惊,是谓宠辱若惊.”

听而不闻

原文

《老子》第十四章:“听之不闻名曰希.”

虚怀若谷

原文

《老子》第十五章:“敦兮其若朴,旷兮其若谷.”

芸芸众生

原文

《老子》第十六章:“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

余食赘行

原文

《老子》第二十四章:“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其在道也,曰余食赘行,物或恶之.”

知雄守雌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奚.”

知荣守辱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荣,守其辱,为天下谷.”

知白守黑

原文

《老子》第二十八章:“知其白,守其黑,为天下式.”


天道好还

原文

《老子》第三十章:“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其事好还.”

自知之明

原文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欲取姑予

原文

《老子》第三十六章:“将欲夺之,必固与之.”


无中生有

原文

《老子》第四十章:“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

大器晚成

原文

《老子》第四十一章:“大方无隅,大器晚成.”

若存若亡

原文

《老子》第四十一章:“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知止不殆

原文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知足不辱

原文

《老子》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大辩若讷

原文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大巧若拙

原文

《老子》第四十五章:“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讷.”

出生入死

原文

《老子》第五十章:“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

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福祸相依

原文

《老子》第五十八章:“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长生久视

原文

《老子》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祗,长生久视之道.”

深根固柢

原文

《老子》第五十九章:“有国之母,可以长久,是谓深根固柢,长生久视之道.”

轻诺寡信

原文

《老子》第六十三章:“夫轻诺必寡信,多易必多难.”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原文

《老子》第六十四章:“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慎终如始

原文

《老子》第六十四章:“慎终如始,则无败事.”

【俭故能广

原文

《老子》第六十七章:“慈故能勇,俭故能广.”

哀兵必胜

原文

《老子》第六十九章:“祸莫大于轻敌,轻敌几丧吾宝,故抗兵相加,哀者胜矣.”

寸进尺退

原文

《老子》第六十九章:“不敢进寸而退尺.” 唐·韩愈《上兵部李侍郎书》:“寸进尺退,卒无所成.”

被褐怀玉

原文

《老子》第七十章:“知我者希,则我者贵,是以圣人被褐怀玉.”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原文

《老子》第七十三章:“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想往来

原文

《老子》第八十章:“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小国寡民

原文

《老子》第八十章:“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

无为而治

引用

《老子》第三章:“为无为,则无不治.”

视而不见

引用

《老子》第十四章:“视而不见名曰夷.”

少思寡欲

引用

《老子》第十九章:“见素抱朴,少思寡欲.”

委曲求全

引用

《老子》第二十二章:“曲则全,枉则直.”

不得已而为之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一章:“兵者,不详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以而用之,恬淡为止.”

富在知足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三章:“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

虽死犹生

引用

《老子》第三十三章:“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淡而无味

引用

《老子》第三十四章:“道之出口,淡乎其无味.”

物极必反

引用

《老子》第四十章:“反者道之动,弱者道之用.”

欲益反损

引用

《老子》第四十二章:“故物或益之而损,或损之而益.”

损之又损

引用

《老子》第四十八章:“为学而益,为道而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

赤子之心

引用

《老子》第五十五章:“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取长补短

引用

《老子》第七十七章:“有馀者损之,不足者补之.”

结绳而治

引用

《老子》第八十章:“使人复结绳而用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