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吉林过大年,习俗有很多,特别是少数民族特有的春节风俗,经过多年的传承,沿袭至今,寄托了人们对新年美好生活的祈愿。蒙古族过大年,充满了仪式感,小吉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这一非遗项目——查干萨日。
查干萨日是吉林省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蒙古语中“查干”含有白色和开始之意,“查干萨日”意为“白色的新年”。故称这一节日为“白节”。
蒙古族把过年称为“查干萨日”(意为白月),是蒙古族最重要的传统节日,相当于汉族的春节和藏族的藏历新年。自元朝起,蒙古族开始使用中原历算法,由此,蒙古族白月与汉族春节节期相合。因为每年的八月是草丰乳旺的最佳时期,因而视为第一月,称萨干萨日。古代,蒙古族曾以草木纪年。即草木的黄绿周期为一年,因为每年的八月是草丰乳旺的最佳时期,因而视为第一月,称“查干萨日”,传说与奶食的洁白有关,含有祝福吉祥如意的意思。郭尔罗斯蒙古族群众对春节(农历新年)很重视,作为一年中最盛大的节日。他们始终把新一年的第一月称为“查干萨日”。随着纪年方式的改变,已经泛指农历正月。
蒙古族过春节分“送旧”和“迎新”。腊月二十三要先打扫卫生清洁庭院,到傍晚要“祭火”。蒙古族认为“火”代表着一个家族的传宗接代、兴旺。烧完祭品后,全家进餐。有的把剩余祭品送给附近亲友吃。该习俗具有古老萨满宗教的色彩,自古沿袭至今。
最隆重的祭火是在腊月二十三,仪式非常隆重,往往在一两天前就开始打扫庭院、房屋,准备祭品。傍晚,夜幕刚刚垂下,家主点燃一把香,绕行住宅一周,来到装备好的火撑子前,举香在火撑子左右各绕三圈,把香插在火盆内,祭仪便算开始。火撑子前,铺一席白毛毡,摆一张木桌,白毡上用炒米撒上图案,蒙古语称哈斯塔吗嘎,译意即玉玺。桌子中央的一只碗里盛着炒米、茶叶、红枣、黄油、羊胸脯肉等,桌上还有一个盘子,盛着绵羊的四根肋条、颈骨、灌肠、胸脯、羊尾……碗中的祭品留待二十四日以后、大年初一以前,每日早晚两次向火撑子里投祭,火撑子里的火至少三天不断。有的保持三个月,甚至留到下一年祭火。
此外,成吉思汗祭典也是蒙古族传统祭祀习俗之一,始于窝阔台汗时期,在郭尔罗斯蒙古族的传统祭祀礼俗中,祭天祭祖在过年的礼节中连续进行。
在大年三十、初一要烧“图勒希”进行祭祖。在成吉思汗祭奠祭词中祭文是最主要的,祭文主要是赞颂成吉思汗及其黄金家族以及有功之臣的丰功伟绩,并表达对他们的祭祀之情。
成吉思汗祭典凝结着蒙古族人民的民族感情,是蒙古族文化绵延的见证,保护好这项活动对保持蒙古族文化的独特性具有重要意义。
除夕是查干萨日最热闹的一天,全家人换上新装,欢聚吃团圆饭、互相拜年、表演歌舞玩游戏等一系列活动。初一最主要的活动是亲朋好友相互走访拜年,献哈达和酒。不分男女相见互问候 “新年好”、“过年好”。郭尔罗斯遵循祖辈留下的过年习俗,形成有地域特色的春节习惯,喜度春节时间较长,有“庆小年”“度除夕”“迎初一”“闹十五”“终二月二”的“查干萨日”习俗,延续至今。